浪漫主義時代德國的主要風景畫家。 德國最重要浪漫主義藝術家,喜歡表現安靜﹑孤寂﹑風﹑冰雪的風景畫家,有精密﹑客觀的技術,用色細緻,畫中人物往往背對觀眾。代表作《站在霧海上的流浪漢》(1818)、《枯樹與鴨群》(1822,巴黎羅浮宮)。
出生東德的格拉夫瓦爾德,是靠近波羅的海。 1794年他到哥本哈根學院求學,他學會將如畫般的美景,壯麗的暴風雨和山脈景色以現代方式表現。 在求學期間,他也發明出用細密輪廓來描繪圖畫的方法。 1798年他遷至德累斯頓,後來在次度過餘生。 起初以畫他的故鄉'波羅的海'而著名,這些大部分深褐色的單色畫,完全能發揮新古典主義對結構的強調。 同時,他也發展出一種能謹慎控制燈光效果的方法,大部分是模糊的夜間的效果。 他開始嘗試以宗教和全國性主題為風景畫題材,如《枯橡樹的夏景》。 1816年他進入德累斯頓學院,開始放棄僧侶、廢墟及其它戲劇性主題。 他採用鮮綠和蘭色以表達自然主義。 他極力反對以科學分析自然景象。 他是一位孤獨寂寞的人,然而他的藝術表現確實有重要性,後來成為“象徵主義”繪畫者靈感的來源。
他的作品大多描繪蒼涼廣闊的風景,海洋、船隻、哥特式廢墟、沉思自然的孤獨者,畫面充溢著靜謐、空無的氣氛。 他偏愛逆光中的風景,人物孤獨的背影,畫面往往具有一種神秘的象徵性,含有濃重的宗教情緒。
十七,十八世紀是西方歷史上的一個新階段,以數學為基礎的物理學建立起來,機器工業的發展又為科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機械式,數學式,定量式的思維主宰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就在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大行其道時,浪漫主義者發出了他們聲音:“一切的人,在這白日朗照,黑夜漫漫的世界中究竟從何而來,又要往何處去,為何而去?有限的生命,究竟如何得到超越,又在哪裡得到靈魂的歸依?“
正值啟蒙思潮在整個歐洲方興未艾,法國大革命的怒潮席捲西方世界,繼而反動勢力復辟,進步的精神再一次遭到壓抑。 受啟蒙思潮的影響,弗利德里希自小崇尚自然,後來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和藝術膜拜自然,他畫了一輩子的風景畫,但決非依樣畫葫蘆,而是觀照自然、體受自然後,心靈主觀情愫的再現,用畫布和顏料創作新的風景,讓其昇華為對自然神聖的祭奠。
弗利德里希雖然最初受啟蒙思想家盧梭“回歸自然”口號的影響,但他的實踐來自於他的獨立思考,一種典型的日爾曼人的思考:渴望理想,但明白理想終將覆滅;滿懷憂愁,但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他描繪大自然,試圖讓自己相信,上帝就在其山林萬物間,這彷彿同啟蒙思想倡導的理性有些出入,但卻同中國古代道家思想不謀而合:道存於萬物間,不論高低,不分鉅細,只要留心,都能觀察到道之出神入化。 這是浪漫派風景畫家的信念,他們善於將風景畫演繹成泛神論的讚美詩,也就不奇怪,1805年,古典大師、理性巨人的歌德要將魏瑪的藝術大獎頒發給這位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浪漫派風景畫家。
西方浪漫派風景畫有一個普遍特徵,蒼勁挺拔恢宏浩蕩的自然間,突兀一處城堡或教堂建築廢墟,點綴影子般的人物幾個,以此表現畫家對永恆、對眨眼間,對自然、對人文的主觀思考,畫面景觀不是景物照搬,而是心願的重新組合,同中國古代山水畫有相似之處,只不過西方浪漫派畫家注重通過自然風景暗示人文的將覆滅,而中國畫家則在山水中譜寫永恆,屋宇人物的點綴不過是參照,暗示它們一日也將灰飛煙滅?
1805年,弗利德里希三十歲出頭,剛剛經歷了他的人生最悒鬱的時刻,自殺未遂,他留起了大鬍子,企圖掩蓋脖子上的傷疤。 給魏瑪的畫展只提供了兩幅漫不經心的水筆劃,題目分別為《夕陽中的朝聖者》和《海邊秋日黃昏》,浪漫抒情,富有音樂感的題目,但襲人的惆悵令人聞名已覺揮之不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