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日

浪漫主義(Romanticism)

浪漫主義(Romanticism)運動興起於新古典主義革命性喪失時的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它最流行的時代,而三十年代則是它發展的鼎盛時期。浪漫主義運動的中心是法國,德國和英國也都受到這種運動的不同影響。它不僅是一種單純的美術現象,也擴及文學和其他藝術各方面的思想和運動。浪漫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藝術家所表現出的主觀性。它高揚個人、情緒、奇幻和想像的地位,重視原始的自然甚於文明。

浪漫主義對於歷史有興趣,對社會現象也密切關注。因為他們不滿現實的存在,常退隱到古代中世紀傳說中去尋找靈感;但是又對現時社會的變革充滿了熱情,特別關心社會偶發的事件,如戰爭、屠殺、海難等。由於不滿現實處的環境空間,所以對異國情調的嚮往表現得特別突出,尤其是神秘的阿拉伯世界。


在形式上(指繪畫而言),比古典主義重視色彩的強烈表現,以豐富畫面,增強激情的效果。構圖上,常以對角線或不安定的布局代替古典主義安定的金字塔式構圖。為了講究畫面的整體效果,而不拘泥於細部的真實模寫,作風比以前更自由,筆法更加流暢。


十九世紀初,由於拿破崙帝國的沒落,法國政治、經濟的不穩定,再加上有些年輕畫家對新古典主義的畫風不滿意,發展至十九世紀初夜的新古典主義,其領導地位逐漸發生動搖。另一方面,藝術家受到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紛紛尋求更能傳達時代精神的表現方式,播下日後藝術革命的種子。浪漫主義也是指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上半葉盛行於歐洲各國的文學藝術思潮。

藝術風格
浪漫主義是對於新古典的冷靜與理性,浪漫主義的畫家喜愛表現激情與感性,取材也不限於古典式的題材,或是耳聞目見的事件、或是心靈深處的情感、或是令人敬畏的自然界景象等。浪漫主義崇尚自由、想像、感性、重視內在情感的傳達,強調畫面的動感,色彩瑰麗,筆觸豪放流暢,明暗對比強烈。浪漫主義並不是一種新的藝術風格,它不像古典主義那樣有固定的傳統模式,而主要表現為一種思想上的態度與頃向。



代表藝術家

1.傑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
傑里柯是法國浪漫主義繪畫的第一代表畫家。他志於創新,著重個人情感的表達,在作品中往往流露出米開朗基羅班的宏偉感與運動感。他喜愛騎馬,擅長表現與馬相關的題材或當時的社會事件等他畫馬的習作達上千幅。其作〈美迪莎之筏〉即為典型取材自社會事件的作品,生動的記錄了這個悲產的故事。作品採用了不穩定的斜線構圖,整幅畫沒有過多的悲慘景象,但卻籠罩著絕處逢生的騷亂和激動,非常富有戲劇性,從靜到動,漸漸形成一種高潮,讓觀者的視線集中在呼喊這個中心位置。


2.德拉克若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
德拉克若瓦是法國浪漫經典畫家,有“浪漫主義獅子“之稱。早期受到盧本斯風格的影響,後來受到傑利柯的啟發,它相當推崇傑利柯,為傑利柯早逝後法國浪漫主義的領導者。喜愛描繪具有一國與東方情調的激昂題材,畫面色彩豐沛流暢,成功運用了補色的觀念,構圖則充溢動勢。他倡導的浪滿主義藝術以動態對抗古典主義的靜態,以奔放揮灑對抗細膩,以主觀性對抗過分的客觀性,以變化對抗僵化,以光線和色彩對抗輪廓素描關係,是浪漫主義的化身代表。其作〈自由女神領導人民〉將畫家的愛國情操與民族主義理念表露無疑,也畫出了法國大革命的時代精神。另一件〈希阿島的屠殺〉這幅首次在沙龍展展出時,令古典派人士大為震驚,因為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題材內容,稱它為“繪畫的屠殺”。而德拉克洛瓦以極大的熱情創作了這幅畫,無情的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對希臘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則〈薩爾丹那帕勒之死〉在沙龍展展出時,也遭到各總抨擊,稱其為“第二號虐殺”,如此強烈色彩與血腥畫面,讓觀者嚇呆了,這也表示畫家作品有突破性的意味。

3.呂德(F Rude,1784~1855)
呂德為浪漫主義的著名雕塑家,它的雕塑不受於傳統的束縛,構思新穎,充滿激情或抒情意味。其作有〈拿破里漁童〉、〈其作有〈拿破里漁童〉、〈不朽拿破崙的甦醒〉、〈聖女貞德〉、〈馬夏內依元帥〉、〈馬賽曲〉。

4.卡爾波(J B Carpeaux,1827~1875)
卡爾波是呂德的學生。他的雕塑構思新穎、表現手法自然流暢,優雅生動而富於情趣,擅長處理雕塑的動態節奏細節與自然起伏的變化。其作〈舞蹈〉,儘管是一件高浮雕作品,卻有圓雕的立體感和空間感,整件作品顯示了卡爾波善於處理群體的功力與獨特的雕塑處裡手法。另有〈花神〉、〈巴黎天文台噴泉〉、〈烏谷俐諾〉。

5.哥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1828),西班牙大畫家,宮廷畫師,畫了許多貴族畫像。他常把那些衣著華麗﹑珠光寶氣的人物,畫得浮華﹑膚淺而貪婪。除人像外,喜畫一些生死關頭的場面,如行刑等。由於色彩及光線的明暗效果處理得當,往往頗能扣人心弦,愈到晚年,由於目睹戰爭殘酷,變得愈加尖刻、嘲弄、冷酷、陰森,有夢魘般的恐怖。他認為在自然界裡沒有線條,只有在空間上顯出明暗、前後的色面,這種觀念影響到後來的印象派。代表作《查理四世及其家族》(1801,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宮)、《裸體的瑪哈》(1802~05,馬德里普拉多宮)、《穿衣的瑪哈》(1802~05,馬德里普拉多宮)、《1805 年5 月3日》(1814,馬德里普拉多宮),描寫法軍屠殺西班牙鬥士的場面。

6.泰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英國大畫家,曾用水彩研究自然,他大多選擇山岳﹑海洋或歷史古蹟為題材,因為這些能配合浪漫時期對風景的觀念,和對崇高的定義。也喜研究光和空氣,人稱他為「用彩色的蒸汽畫出空氣風景」的畫家。所描繪的是自然壯麗的景色,落日餘暉、海上風暴等,畫面上往往有一層金黃色的迷霧,將景色半掩起來,使它們看似乎是浮現於無限的空間裡。他關心的是變幻不定的大氣氣圍及光影的效果,與康斯太博的風景畫相比,顯然較偏向幻想。代表作《暴風雪:漢尼巴越過阿爾卑斯山》(1812)、《奴隸船》(1840,波士頓美術館)、《遇難後的黎明》(約1840,倫敦泰德畫廊)、《雨、蒸汽、速度》(1844,倫敦國家畫廊)。

7.弗里德利希 (Caspar David Friderich, 1770~1840 ),德國最重要浪漫主義藝術家,喜歡表現安靜﹑孤寂﹑風﹑冰雪的風景畫家,有精密﹑客觀的技術,用色細緻,畫中人物往往背對觀眾。代表作《站在霧海上的流浪漢》(1818)、《枯樹與鴨群》(1822,巴黎羅浮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