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8日

星燦寶萊塢─印度當代藝術展

星燦寶萊塢─印度當代藝術展
展期:10/1~10/26
地點:首都藝術中心---仁愛路4段343號2樓(百利大廈)
電話:02-27755268

首都藝術中心即將在微涼的十月展出「星燦寶萊塢─印度當代藝術展」,共八位印度當紅的大師作品,要讓台灣的觀眾不必遠渡重洋,即能一窺印度最新的藝術發展。


印度當代藝術就像其揚名國際的寶萊塢電影一樣動人,用璀璨的視覺藝術呈現印度人民樂觀知命的生命形象。想一窺寶萊塢電影所呈現的印度風貌嗎?現在無需出國旅遊,來一趟台北首都藝術中心就能讓你藝覽無遺最道地的印度風光!首都藝術中心將帶領你到印度鄉間經歷風霜的門扉與窗台停留,再一窺窗內以花樣圖騰填裝出的印度世俗生活,接著再進入印度神殿參觀充滿幻想氛圍的印度女神,或是小朋友會喜歡的Q版大象神。夜晚再透過畫面穿透印度弦樂,在夢境中悠遊印度版的超現實主義世界,翌日清晨再讓你一窺從未見過的戀人睡姿。讓這趟豐富的異國之旅放鬆你的十月,同時讓你了解印度當代藝術的普世價值。

展期至26日,無論你喜歡的是印度的風俗民情,還是想一窺當代藝術的異國風貌,都歡迎舊雨新知一起參與這趟美與心靈的饗宴。


被全球金融市場寄予厚望且殷殷期盼的大國印度在去年秋天受到恐怖攻擊的重創,國際媒體種種悲觀的預言與事件造成的恐慌並沒有維持太久,一齣西方出資,描寫第三世界生活觀的電影「Slumdog Millionaire貧民百萬富翁」用視覺藝術喚起了大家對印度文化美好的記憶,其浪漫激情且寄與現實生活的劇情不但觸及共鳴,亦讓讓印度華麗斑斕且樂觀知命的生命形象激勵了全世界。
台灣日前遭逢惡水肆虐,全民壟罩在哀戚惋惜的氣氛中,反照印度,我們同屬東方文化中重倫理、家庭、信仰的多民族國家,良善的天性讓我們克服了語言及血緣的隔閡,創造出混種卻充滿生命力的文化特色,同樣的鮮明燦爛,也同樣的具有度過災困的韌性。雖然有人批評印度習慣忽視現實的社會問題卻以熱鬧華美的寶萊塢幻境麻醉民眾的眼睛,但細嚼歌舞中的台詞,不外宗教、母親、愛情與自我犧牲,樣板化的圖像夢境亦隱含了積極教化的傳播功能,帶給在現實中受苦的民眾一個美好的遠景,而這也是印度文化神秘媚人之處。
為了帶大家走出創傷陰霾的情緒,首都藝術特別在災後邀請前印度─台北協會會長T.P.Seetharam協同其從事藝術策展工作多年的夫人,邀集國際藝壇上表現突出的印度藝術家Anu Rency、C. N. Karunakaran、Devi Seetharam、E.H.Pushkin、G. Subramanian、N.K.P.Muthukoya、S. Ravi Shankhar、 Santhana Krishnan. K. R.〈按字母排序〉 等八位,籌辦「星燦寶萊塢─印度當代藝術展」。透過他們的作品,展示現代印度當代藝術融合生活、宗教,遊走於奇幻與寫實風格的獨特語彙,期望以藝術,鼓舞大家朝星燦夢境繼續前進。


阿努瑞斯.法蘭西斯〈Anu Rency.A. Francis〉印度新生代藝術家,從學院畢業後頻獲國家藝術獎賞肯定,他擅以鮮明奇想化的色彩及構圖,透過大自然動植物的誇示變形,表達自己對家庭的依戀及對未來的美好想像。異於其他的當代藝術家喜以人形投射自我形象,Rency選擇以現實不存在的猛獸蟲鳥代替自我發聲,在一個植物形態超越動物形象的奇幻畫面中,詮釋超現實的想像。創意十足且不落俗套,讓人了解印度青年普世的價值觀及對自然的崇敬。
 克魯納克南〈C. N. Karunakaran〉1940年生於印度,從事繪畫創作之餘也跨足藝術電影的製作及美術指導,現活耀於印度藝術圈及插畫界。Karunakaran本專注於風景寫生,但經由畫家Srinivasalu提點,試圖將傳統圖樣化的符號融合畫作,加上自己本身絕佳且優雅的取色專長及構圖上的天份,創作出遊走於傳統於現代、兼具綺麗色彩及高雅品味的作品,畫中人物古樸,搭配重疊交織的圖樣色彩,營造出畫作神性的幻想氛圍,亦表達了最符合其文化的美學品味。

黛薇.史泰朗〈Devi Seetharam〉生於1989年,是印度新生代潛力畫家,她自幼便隨著父母旅居中國、柬埔寨、南非、瑞士、泰國、台灣,汲允各國文化涵養為自己的藝術語彙,因為長年旅居不同國家,她的作品多由人像為題,藉以探討自我的定位。其作品具有跨文化的特質,鮮豔的選色表達出對未來樂觀的憧憬,也顯示出新一代印度青年在多元文化的涵養下,探究未來無現可能的渴望。
 布須金〈E.H.Pushkin〉鍾情於象徵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語彙,經由畫面探討在全球化與經濟起飛的影響下,印度人民切身隱蔽的感受,與其定位轉換的過程。在其創作裡,畫家錯落著現代生活中的物件與電子設備,組合為一種類生物的全新形象,飾以破除距離、光線元素的空間,隱喻了當代印度人民的物我關係,與自己對未來與生活的反思想像。
 蘇柏馬尼安〈G. Subramanian〉1950年生,國際展歷豐富,曾獲多項國際及印度藝術大賞肯定,風格幽默兼具童真,廣受好評。Subramanian以流行雜誌為材,藉由拼貼的形式,創作出一個個造型如同木偶般的可愛人形,雖以傳統神話故事人物起名,用意卻是要以趣味詼諧的視野重新詮釋文化中的既定符號,引導觀者打破固有的經典文本,創造出屬於這個時代,樂觀且愉悅的生活形象。
 穆夫哥雅〈N.K.P.Muthukoya〉1941年生,是印度資深國家級藝術家,自學生時代即獲獎無數,受邀辦展於世界各地,以超現實主義之奇想畫面著稱。其精細的筆法結合深厚的寫實功力,讓他的畫作呈現印度藝術少有的精緻感與完整性。其筆下的奇想幻境,兼有波許顛倒眾生,以虛喻實的趣味,亦有達利懾人的敘事強度。其畫作以跳脫地方文化元素,符合國際性普遍的美學觀。
 拉威香卡〈S. Ravi Shankar〉1960生於印度欽奈,屢次受邀至英國、美國、韓國、德國、香港展出,並以駐村藝術家身分遊歷世界各地。他對人類面容充滿興趣,常用重複性、幾格符號狀的圖騰,嚴謹且規律的裝填至極為平凡的生活圖像中,讓描寫一般市民文化風俗作品,呈現一種神聖的華麗趣味,用以歌頌小人物的偉大。 
 聖撒那 克瑞西亞〈K. R.Santhana Krishnan.〉生於1977年,他選擇以印度鄉間經歷風霜的門扉與窗景,客觀的表達印度對於外文化融合與全球消費潮下的生活反照,並結合複合媒材的手法,讓作品呈現門中門、景中窗的趣味,一方面讓平塗畫面擁有景深透視的錯覺,一方面也用一種偷窺的角度,邀請您進入作品意涵。

印度的藝術語彙雖未被國人所熟知,但挾帶其經濟的美好前景,印度藝術已是國際藝壇注目的焦點,像是今年韓國、西班牙的國際藝術博覽會皆斥資重金將印度藝術列為年度策展主題。今年台灣雖歷經土地的創傷,但此時更需要藝術給予真、善、美的盼望,甚至是投資的契機;今年十月,首都藝術希望透過「星燦寶萊塢」的展覽,以印度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筆下綺麗斑斕的美學形象,帶給民眾全新的視覺刺激,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於10月1日至26日前往參觀。

沒有留言: